截圖 2022-05-22 下午7.34.57.png


上星期覺得很奇怪,為何突然又在吵日本房價超便宜的話題,原來是一位在日本北海道定居的台灣油土伯買房子了。
我一直都覺得台灣房價雖然是比較貴,但我不相信其他國家的房子會比台灣便宜多少,畢竟各國都會通膨,沒道理台灣會通膨的比較嚴重。

所以就去看了油土伯的影片,看來看去油土伯只有拍內外觀及講價格是台幣300萬以內而已,並沒有提到房子周邊的交通、機能等的資訊,感覺比較像是單純介紹他的房子而已啦~

好奇心驅使的我,還是本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態度,想辦法來比較看看日本房價真的比台灣便宜嗎?

現在YT上面有蠻多在日本工作的台灣人、中國人、香港人好像在從事仲介工作,都會拍影片帶大家看日本的房子。

因此得知,日本的房子分成兩種:一種叫「一戶建」;另一種就是電梯大樓或公寓。北海道
油土伯買的就是「一戶建」。


什麼是一戶建?
「一戶建」的特性是面積比較大,但是卻是木造房屋,大約七天就可以蓋好一座「一戶建」了,台灣目前除了古蹟之外,已經非常少、非常少、非常少有木造房屋了。

像是大雄、小新、櫻桃小丸子、一拳等等,住的都是「一戶建」的房子。

我看到「一戶建」是木造時,還蠻驚訝的,因為真的看不太出來是木造,每一棟都潔白平整,很難想像是木造?又要怎麼造?

後來想想日本之前海嘯時,有很多被海嘯捲走的房子應該就是「一戶建」了,所以木造也是合理。


實在是太好奇了,我還上網找了「一戶建」的建造工法,看究竟是要怎麼造?有興趣的人可以看這裡☞☞日本「一戶建」建造方式


一戶建是貴還是便宜?
好的,在確認「一戶建」是木造房屋後,大家仔細來思考一下:木造房屋+土地總價500萬台幣,是貴還是便宜呢?其實日本各地的「一戶建」價差也是很大,新的也不便宜呢。

還要考量車站與工作距離、生活機能、周邊交通等因素,日本人對通勤的時間比較寬容,上班一趟大約是1~1.5小時的車程,那應該會是台北到桃園或是到新竹的車程。

所以,就相當於我們工作在台北,居住在桃園中壢、新竹火車站周邊,徒步15分鐘的木造房屋,土地坪數約27坪,土地價金約400萬,換算單坪約14、15萬左右,木造房屋約100~150萬,大家就自己思考貴還是便宜囉~

我個人認為貴的還是在土地,2層樓的木造房屋100萬夠不夠蓋呢?我是不知道啦,但住木造房屋感覺有點奇怪,不太能適應。

台灣在幾年前比較偏僻的鄉下,像是苗栗之類的,也曾經流行過買農地送房屋的優惠,好像只要400萬就有了,應該也是小木屋,但論地點上,台灣應該還是比日本偏鄉。

所以這樣來看,「一戶建」賣這樣的價格,其實應該與台灣火車站周邊差不多。


「一戶建」以大面積來說,應該是日本最便宜的房子了,也是最普遍的房子,所以油土伯可能買這個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了吧?其他的實在是太貴了。


日本的公寓或電梯大樓房價又是如何?
就上網查詢資料得知,新的電梯大樓真的爆貴,離車站越近的越貴,對日本人來說,住家離車站走路15、20分鐘都還算近,台灣人只要離捷運10分鐘都嫌遠了,這也是民情很不一樣的地方。

日本公寓或電梯大樓有很多住戶規約的規定,像是不能養寵物、不能當民宿、不能太吵等等,跟台灣也不一樣,台灣最少還可以養寵物,如果不是後來政府嚴格取締,有些也是在「偷偷」當民宿。

在日本,同一個「區」的房子,只要離車站遠近不同,價差就會很大,所以房價主要還是要看車站,其實就跟台灣離捷運一樣的意思。



日本人買房的目的是什麼?
我看了幾位居住在日本的中國人或台灣人YT影片得知,日本人並不會把買房視為人生目標,也不會有買房用來增值的想法。

因為日本的房子真的只會隨著時間而貶值,不太會增值,這點就跟台灣很不一樣,像除了鬧區以外的地方,房價就一直是很平穩的狀態。

另外會買「一戶建」的就只有小家庭、有小孩的才會買,單身的人都住公寓居多,所以很少有人投資「一戶建」,都是真正自住需求為主。

日本大多投資公寓、電梯大樓,像7、8年前台灣就很流行飛去日本買公寓來出租,單身者也都租房居多,所以公寓都是單純賺租金投報率,而不是賺買賣價差。

因為我對日本鬧區分別有哪些地方都不是很了解,只能就我去旅遊過的地方來判斷而已,但日本那麼大,我也只愛去京阪。XDDD

所以除了房價以外,也是要搭配屋齡、周邊生活機能、交通、學區等等因素,整體綜合分析才會比較客觀。

舉個例子好了:
我看YT一部影片介紹公寓,一個離心齋橋車站走路3分鐘的2房1廳,要台幣1000萬,坪數16.69坪,9年屋齡,單坪約60萬左右,無車位,這大概是板橋的價格吧?

心齋橋 VS 板橋,熱鬧程度好像也是差不多厚?不知道對大家來說有便宜嗎?



日本房子的持有成本很高嗎?
以前一直有聽說日本持有房子的成本蠻高的,我去京版旅遊時也似乎蠻常看到日本人在整修房子,像是清水寺好像每隔幾年就要維護一次,有一次去還不幸遇到剛好在整修關閉(殘念),路過的電梯大樓也是在洗外牆等等的,都讓我感覺好像確實要常常花錢修繕維護。

那持有日本房子究竟要付哪些費用呢?
要分成:移轉房地的稅金、費用及每年政府課徵的稅費。



移轉房地的稅金
1、印紙稅:聽起來像台灣的印花稅,也是幾千元台幣而已。
2、登錄免許稅:聽起來像是地政的登記規費,是固定資產評價額的2%。(固定資產評價額像是台灣的公告現值與房屋現值)

3、代書費:會跟登錄免許稅加在一起。

4、不動產取得稅:聽說像是台灣的契稅,固定資產評價額的4%。
5、仲介費:總價3%+約1.5萬台幣+消費稅。(我不知道是否也會跟賣方收取?)
6、所得稅:有分級距,從5%~45%都有。

稅費全部加一加大約為買賣總價的6%~10%。
在日本買房還是可以殺價的啦!可是賣多少是屋主決定的,不要以為日本仲介像台灣的一樣,而對仲介失禮就不好了。



每年要課徵的稅費
「一戶建」每年政府要課的稅有
1、固定資產稅:
感覺聽起來像是台灣的房屋現值=固定資產評價額,固定資產評價額 x 稅率(1.4%)。(日本現值也是政府公布的,稅率比台灣貴一點點)

2、都市計劃稅:同上,像是台灣的土地公告現值=固定資產評價額固定資產評價額X稅率(0.3%)。(稅率會比台灣貴一點)

3、町會費:不知道是幹嘛的?聽起來像社區會費,會長會來家裡收費,每年約400元。
4、火險:看自己要不要保。
5、看自己要不要維護修繕,跟透天一樣。

1跟2感覺有點像是台灣的房屋稅與地價稅的感覺。


「公寓大樓」
每年政府要課的稅有
1、固定資產稅:同一戶建。
2、都市計劃稅:同一戶建。
3、管理費:不知道如何計價?只有個平均值約二千多近三千元。
4、修繕積立金:屋齡越高,修繕費越高,大樓每年都會擬定修繕計畫。(每月約二千多元)
5、火險:
看自己要不要保。
6、代管費:出租的話就會有,還要再加上消費稅。(日本好的方式是房屋買賣、租賃都要透過仲介,所以一定會課到稅)


貸款
以前台灣人在日本買房是無法貸款的,但近幾年台灣的銀行如:台銀、中信、兆豐都有在日本設分行,所以台灣人可以跟台灣的銀行申請貸款,都可以貸得到,但銀行還是有比較限制房屋的區域。(但我不知道可以貸幾成?)

要在日本工作2年以上或是嫁、娶日本人,就可以跟日本銀行申請貸款。



結論
北海道很冷而且在日本最北邊,我完全不想住在很冷的地方,台灣的土地面積也小到無法去類比北海道,但大家可以想像成屏東。XDD

所以,日本房價還是要看區域,鬧區地段應該也是沒有比台灣便宜到哪裡去,如果是非鬧區地段,以物價來比較的話,日本收入比台灣高,這樣算起來應該是有比台灣便宜一些。
不過木造的「一戶建」大家會想買嗎?歡迎在下面留言。

電梯大樓持有的管理費與修繕費倒是真的有點多。

不過大家也知道日本經濟衰退後房價大跌,最近則因為疫情的關係,房價似乎又漲起來了,聽說因為在家工作的關係,大家需要大一點的空間,所以買房需求有增加。

不然因為日本公司很常在外派,可能員工都不是長時間待在一個城市,穩定度不高就會讓人不敢買房。

我之前還聽過有種說法:因為日本曾經經濟泡沫的關係,讓人們嚇到寧願花錢也不願意買房,看來應該不是這樣的。

據在日本從事房屋仲介的台灣人說,應該是日本在經濟泡沫前也是房價非常貴的國家,所以經濟泡沫後政府訂制了比較嚴格的法律,像是「購屋後5年內賣掉或是賣掉有獲利,都會被課徵40%的稅」(事實證明課徵40%的稅對台灣人來講是沒有用的,因為房地合一也是45%啊,房價還不是上漲了,所以真的跟課稅沒關係,台灣人的民情就是愛存(炒)錢(房),把買房當成投資標的的一種)。

 總算一次把日本房價與交易稅費都了解完畢了,圓了想要知道的夢,無論大家覺得日本房價是貴還是便宜,我還是覺得住在台灣最好,台灣很便利,人情味也濃,待人也比較真實,這是無可替代的。

arrow
arrow

    詠倫代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